Thursday, May 26, 2011

新疆古代史,于阗,黑汗国,回鹘

原文略有修改,转自(如有任何版权问题,请告知本人,即可删除。): http://lqp59.blog.163.com/blog/static/4723037120103210858879/



唐太宗贞观年间,于阗王遣子入侍唐廷。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于阗编为唐安西四镇之一,成为丝绸之路南道最重要的军政中心。吐蕃势力进入塔里木盆地后,被吐蕃攻占。上元元年(674年) ,于阗王伏阇雄击走吐蕃,亲自入唐,唐在于阗设毗沙都督府,下辖6城等10羁縻州,任命伏阇雄兼都督。唐玄宗天宝年间,尉迟胜入唐,唐玄宗嫁以宗室之女,并授予右威卫将军、毗沙府都督。安史之乱时,尉迟胜自率兵赴援唐朝政府,乱平后,终老长安。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唐授尉迟曜兼四镇节度副使,并管理本国事。他率领当地民众与唐镇守军一起戍守于阗,坚持到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年),为吐蕃攻占。
9世纪中叶,吐蕃内乱势衰,于阗获得了独立,仍由尉迟氏执政。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51宋金夏时期的西北民族政权——于阗国及国王李圣天畏兀儿黑汗国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李 圣天是五代、宋初的于阗国王,本名尉迟僧乌波,公元912—966年在位。尉迟氏是汉唐以来执政于阗的王族,《后汉书·西域传》所载于阗王名“位侍”,可 能就是尉迟的异译。《新唐书·西域传》记载于阗“自汉武帝以来,中国诏书符节,其王传以相授”。亲历于阗的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叙述于阗建国后说:“自 兹已降,奕世相承,传国君临,不失其绪”。可知尉迟氏家族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基本上控制着于阗政权。据研究,尉迟本不是姓氏,而是最初的于阗国名前的头 衔,其意是征服者、胜利者,自第三代于阗王起,用这一头衔作为姓氏。因李圣天“自称唐之宗属”,所以过去有人认为他是汉族血统,其实这是误解,唐代吐谷 浑、奚族、沙陀等部族首领仰慕大唐声威都曾改姓为李。还有人认为他是公元840年西迁后的回鹘人,这也值得探讨,根据汉文史籍和于阗塞语文书等记载可知当 时于阗佛教王国的王族和基本民众仍是塞种人。  F)l1%F Cm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51宋金夏时期的西北民族政权——于阗国及国王李圣天畏兀儿黑汗国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李 圣天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中,行政制度多模仿唐朝,境内析为十州,都城称安军州(今和田县境)。施政清明,使于阗国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灌溉农业、手工 业、商业都较发达,尤其绀州(今于田县和策勒县北境)的纺织工业更为兴盛,国家税收多赖以充裕,他比较稳固地统辖着塔里木南缘的广阔地带。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51宋金夏时期的西北民族政权——于阗国及国王李圣天畏兀儿黑汗国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而与此同时,中原正处于五代十国时期。一心向往中原的李圣天派检校太尉马继荣等人,持红盐、郁金、 牛尾、玉石、白 等贡物,历尽艰险,于938年(后晋天福三年)抵达汴京?穴今开封?雪,向晋朝表示归属中央之意。后晋高祖石敬瑭对于阗使者给予隆重礼遇,封马继荣为镇国 大将军,并派供奉官张匡邺为鸿胪卿,与彰武节度判官高居诲出使于阗,册封“境控西陲,心驰北阙”的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王。  /w5 c : BH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51宋金夏时期的西北民族政权——于阗国及国王李圣天畏兀儿黑汗国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使 团自天福三年十二月由汴京出发,历时两年的艰苦跋涉到达于阗,至942年(天福七年)冬返回汴京,往返四年。这是唐末以来中原与西域之间首次正式的使者交 往。副使高居诲记录了出使见闻,但原书已佚,幸有《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三》中摘录了一部分,才使这部具有极高价值的文献得以保留下来,王国维将此命名为 《高居诲使于阗记》。  pNH L&H\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51宋金夏时期的西北民族政权——于阗国及国王李圣天畏兀儿黑汗国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高居诲记载:“匡邺等西行入仲云(今若羌县)界,至大屯城(今米兰遗址)。仲云遣宰相四人、都督三十七人候晋使者。匡邺等以诏书慰谕之,皆东向拜。自仲云界 西,始涉碱碛,无水,掘地得湿沙,人置之胸以止渴。又西,渡陷河(今车尔臣河),伐柽置水中乃渡,不然则陷。又西至绀州,于阗所置地,在沙州(今敦煌)西 南,云去京师九千五百里矣。又行二日至安军州,遂至于阗 ”。  w lwgY AD
    自汉魏以来,于阗尉迟王族一直笃信佛教,李圣天也是虔诚的佛教徒,在他的支持下,于阗佛教兴盛。940年(天福五年)张匡邺等到于阗时,李廷天“尝以紫衣 僧五十人列侍”。对其他宗教,李圣天也采取宽容的态度,可能受回鹘的影响,摩尼教也很受王廷信任。961年(宋建隆二年),李圣天遣摩尼师持琉璃瓶、胡锦 等向宋廷进贡。  IQ JFL
 

李 圣天当政时,中原战乱不已,朝廷频繁更替,无暇西顾。他主动与内地联系,明确表示归属中央的意愿,诚为有识之见,表现了对祖国统一的真诚维护,对内地兄弟 民族的友好情谊。特别是公元960年宋朝建立、中原统一后,于阗地方政权与中央政府的交往更加密切。961年(建隆二年)遣使进贡玉石,966年(乾德四 年)其子李从德(即尉迟输罗)继位后也向宋朝进献方物。于阗不仅与宋朝来往不绝,有着密切的隶属关系,而且与宋在西北地区的归义军节度使曹氏家族结为姻 亲。当时曹议金的长女嫁给甘州回鹘首领,次女嫁给李圣天为皇后。在敦煌莫高窟中头戴冕旒、身着法服的“大朝大宝于阗国大圣大明天子”李圣天的巨幅画像后, 即是“大朝大于阗国大政大明天册全封至孝皇帝天皇后曹氏”的画像。这位皇后贤惠能干,在于阗王室中有很高的地位。  W$}2 $}r0U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51宋金夏时期的西北民族政权——于阗国及国王李圣天畏兀儿黑汗国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于阗王室与沙州曹氏家族结成姻亲,与甘州回鹘友好往来,有利于稳定当时西北政局,加强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后来,李圣天之三女嫁给曹议金之孙曹延禄为妻,敦煌莫高窟中也有这位公主的画像。980年(太平兴国五年)被宋朝封为陇西郡夫人。  m9 'bDyyK
    《新五代史》中保留了高居诲当年的记载:“圣天衣冠如中国,其殿皆东向,曰金册殿,有楼曰七凤楼。以蒲桃为酒,又有紫酒、青酒,不知其所酿,而味尤美。其 食,粳沃以蜜,粟沃以酪,其衣布帛。有田圃花木,俗喜鬼神而好佛”。再从李圣天属下马继荣、刘再升等名字看,都是汉人姓名,可知于阗与内地关系密切,深受 汉文化的影响。不过从于阗王的生活习俗来看,正处于回鹘化的过程之中。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51宋金夏时期的西北民族政权——于阗国及国王李圣天畏兀儿黑汗国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值得一提的是,《新五代史》还记载于阗“东曰白玉河,西曰绿玉河,又西曰乌玉河。三河皆有玉而色异,每岁秋水涸,国王捞玉于河,然后国人得捞玉”。“匡邺 等还,圣天又遣都督刘再升献玉千斤及玉印、降魔杵等”。古代于阗即和田,自古以产玉闻名于世,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上,和田玉是我国各兄弟民族友好往来 的象征。   REOWSs$'
    唐朝灭亡后,中原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封建割据状态。912年,尉迟婆跋继位为于阗王,他自称“唐之宗属”,并以唐朝国姓李氏为姓。这位于阗国王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李圣天。自李圣天以李氏为姓后,于阗政权就被人们称为“李氏王朝”。 u\K` TWb%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51宋金夏时期的西北民族政权——于阗国及国王李圣天畏兀儿黑汗国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据 敦煌出土文书记载,有位于阗来的和尚在讲述《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时说:我圣天可汗大回鹘国,莫不地宽万里,境广千山,国大兵多,人强马壮。圣天王乃名传 四海,德布乾坤,30余年国泰民安,一些西域民族也纷纷归服,争献珠金云云。这时的于阗国已相当强盛,国王李圣天也是大回鹘国的可汗了。 %u?A> $Jn
《宋史·于阗传》称于阗王为“黑韩王”,黑韩即可汗的转音。《宋史·回鹘传》则称:“初,回鹘西奔,种族散处,故甘州有可汗王,西州有克韩王,新复州有 黑韩王”,其实均为可汗一词的不同表述,可汗是西域少数民族统治者的称号。新复州(于阗国之新福州)的可汗,即于阗王李圣天。可见于阗的政权,已转入回鹘 人手中。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51宋金夏时期的西北民族政权——于阗国及国王李圣天畏兀儿黑汗国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X u?(Jd 于 阗文书中多次提到狮子王,狮子王即回鹘等突厥民族政权最高统治者“阿斯兰汗”的意译。这或许说明,李圣天正是回鹘人,从其画像也可看出李圣天与原先回鹘王 的容貌特征很相似。回鹘汗国时与唐朝联姻,所以李圣天在给宋朝皇帝的上表中自称“阿舅大官家”,这是对回鹘与唐朝以来“舅甥关系”的延续。李圣天的生活习 惯,也保持了“其实,粳沃似蜜,粟沃似酪”的游牧民族的饮食爱好。 李圣天是一位深受汉文化影响的人,延续了于阗国历来与中原王朝的密切关系。他即位后不仅起了汉名、向宋朝重续“舅甥关系”,而且按照中原朝廷的惯例,采 用了内地通行的年号,被后来李氏王朝的统治者所效法。其行政建制和职官制度,也处处模仿唐朝。始终不渝地坚持对中原王朝的臣属关系,即认为于阗是中央政府 下属的地方政权。 R|\ kk?, u
oC TSV      

由于于阗久陷吐蕃,又因中原唐末五代战乱,造成于阗同内地交通断绝,不知唐朝灭亡,所以到了宋朝他仍自称“唐之宗属”。敦煌莫高窟千佛洞有一幅李圣天画像, 头戴王冠,一身宽衣博带、雍容华贵的汉地装束,旁边的题记是“大朝大宝于阗国大圣大明天子”,这里的“大朝”就是李圣天对唐朝的称呼。 于阗国的执着之处,更表现在唐末五代交通断绝之后,虽然与中原朝廷联系不上,却可以与沙州(敦煌)政权接上关系。于阗与沙州早在唐代就已结盟,张议潮举 兵打败吐蕃在敦煌建立张氏政权,受到于阗的支持和拥戴。唐末五代,张议潮之侄张淮深继任沙州节度使,于阗王与张氏通信,自称“大于阗汉天子”,称沙州张氏 为舅,从此双方交往十分频繁。 fH F* #
 
后来,沙州张氏政权后继者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终于在后梁贞明六年(920),沙州实权旁落长史曹议金手中。曹氏统治敦煌期间,和于阗的关系更加密切,两地 使者、僧侣来往不断。曹议金把次女嫁给于阗王李圣天为后,李圣天第三女又嫁给曹议金之孙曹延禄为妻。所以,在敦煌莫高窟不仅有李圣天画像,还有“大朝大于 阗国大政大明天册全封至孝皇帝天皇后曹氏”像,以及“大朝大于阗国天册皇帝第三女天公主李氏为新受太傅曹延禄姬供养”像。可见于阗国与沙州政权不仅是政治 上的结盟关系,而且也在血统上结成了亲缘关系。 y
特别值得提到的是,于阗与中原的后晋王朝也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关系。后晋天福三年(938),于阗国王李圣天派遣一个很正规的使团,由检校太尉马继荣为正使, 黄门将军、国子少监张再通为副使,殿头承旨、通事舍人吴顺规为监使,到达后晋都城汴京(今开封),向国主石敬塘进贡,贡物有红盐、玉石、白氍、郁金香、牦 牛尾等名贵土特产品,表示归顺之意。 + W|VC z
晋朝对于阗国主动归属十分赞赏,封马继荣为镇国大将军,封张再通为卫尉卿,吴顺规为将作少监。为了向于阗国表示友好,晋朝于同年派出回访于阗的使团,供奉官张匡邺为鸿胪卿,彰武节度判官高居诲为判官,出使于阗并册封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王。 ,u5 i i R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51宋金夏时期的西北民族政权——于阗国及国王李圣天畏兀儿黑汗国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晋 朝使团抵达后,于阗王李圣天前往迎接,热情款待。高居诲看到,李圣天的穿着与中原无异。都城的宫殿皆向东开,名曰“金册殿”,有楼叫“七风楼”。李圣天用 葡萄酒招待他,还有紫酒、青酒,“不知其所酿,而味尤美。饭食拌以蜂蜜和奶酪,尊游牧习俗,但衣着则用布、帛,如同中原。都城有许多园圃花木,俗喜拜神鬼 而又信奉佛教。李圣天的居处,常有紫衣武僧五十人列侍。其年号也依中原,时为同庆二十九年。其国实行州制,都城东南有银州、卢州、湄州,其南一千三百里处 为玉州,东则为绀州,这可能就是唐代设毗沙都督 府时,于阗所置之五州。高居诲使于阗时,这里仍沿袭唐代行政制度。都城建筑民风,更是一派东胜风范、中州景象。”
opReAU'I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51宋金夏时期的西北民族政权——于阗国及国王李圣天畏兀儿黑汗国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高居诲也见到于阗境内还有一些吐蕃族篷帐。吐蕃人常与于阗人互相劫掠攻击。李圣天在晋朝使者面前,对吐蕃颇有责诮之言,并要求与晋朝订立联合对抗吐蕃的盟约。晋使张匡邺和高居诲返回时,李圣天派遣都督刘再异随行,向晋朝进贡玉印和美玉千斤,还有降魔玉杵等吉祥物。 uF@D JX}>
赵匡胤统一中原,建立了北宋王朝后,一直渴望国家统一和安定的于阗王李圣天,闻之欢呼雀跃、不胜欣喜。立即派使前往开封,向宋太祖表示祝贺和归属之意, 并进贡了玉圭、玉匣、玉枕等物。这时的于阗除了盛行佛教,一部分回鹘人还信奉摩尼教;所以于阗的摩尼师也向宋朝进献了琉璃瓶、胡锦等物。 ](k}B*Ab h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51宋金夏时期的西北民族政权——于阗国及国王李圣天畏兀儿黑汗国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此 后,双方使者,僧侣、商人来往频繁。特别是宋朝中原僧侣道圆从于阗回国,于阗僧侣善名、善法等纷纷到达宋朝,不仅加强了两地佛教文化的交流,而且也都带有 一定的政治使命。如道圆回国时就与于阗使者同行,善名、善法赴宋朝时,带来了于阗宰相致宋朝枢密使“求通中国”的书信。这说明当时于阗佛教仍很盛行,在政 治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于阗王还派其子多次赴朝,贡献方物,沟通与中原王朝的联系。 kI ^Pu
宋建隆三年(962),喀拉汗王朝向于阗发动宗教战争,为了取得中央政府和沙州政权的支持,李氏王朝的使者不断往来于开封、敦煌和于阗之间。于阗国的三 位太子也分赴沙州和开封,求得支援。宋朝政府因内部事务纷扰,没能从军事上给于阗国予授助,但派了一个157人的佛教僧侣行勤等组成的使团“游西域”,给 于阗李氏王朝以政治上的支持。 q D ( d AU

当时于阗国力富强,佛教隆盛,疆土“西南抵葱岭与婆罗门接,相去三千里。南接吐蕃,西至疏勒二千余里”,领地可谓辽阔,不失为西域一个大国。但李圣天深受汉 文化影响,始终不渝地坚持对中原王朝的臣属关系,乃至影响以后的李氏王朝统治者审时度势,终得民富国强,度过了一段辉煌岁月。 p v*f]Yzx
      于阗王李圣天和他的儿子李 德太子都自奉中国守臣(其实中国的中央政府忙于内战,根本无法给他们任何援助,只是个名义而已),也是出色的军事家,依靠对佛教信仰的忠诚和归义军的支 援,虽然兵力远远逊于喀喇汗王朝却把它打得落花流水。公元998年,喀喇汗王朝首都喀什噶尔(今伊梨首府)被于阗军攻占,阿里。阿尔斯兰汗战死。  dJ7!je1N*       

但是,喀喇汗王朝实际上是伊斯兰扩张主义者作为东侵的据点,因此中亚穆斯林纷纷派出圣战者前往中国参战。巴格达派出将军贾拉里丁。穆哈提前往中国参战,他率 领的两万名远征军被认为是征服中国的决定力量,穆哈提的头衔是“中国总督’,部下有从麦加来的四位大伊玛目,几乎是哈立发王朝所能动用的全部精锐了。而喀 喇汗王朝被伊斯兰教主授予“中国王’的称号(桃花石汗)。这支军队在前往中国的路上得到中亚乌兹别克等穆斯林志愿军的加盟,到达伊梨(疏勒)的时候达到了 14万人,不但精锐,而且部队数量是中国方面的6倍,气焰嚣张。  B|kIiL63 D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51宋金夏时期的西北民族政权——于阗国及国王李圣天畏兀儿黑汗国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他 们主要都是骑兵,带来的,就是纯血阿拉伯骏马 -- 也是伊梨古种马的另一个祖先。但是,于阗军为主的“中国边防军团’巧妙地采用阿史那必寒流传下来的诱敌深入战法,在“殉教者岭’设下埋伏,公元 1000年11月11日,一场激战,“中国总督’和他部下的四个大伊玛目(只有什叶派才称伊玛目)全部埋骨舍依德(圣战殉难之墓)麻扎,“圣战者们像雪崩 一样被杀死’,于阗军大获全胜。虽然多年以后于阗和归义军在伊斯兰军和西夏的夹击下最终覆灭,伊斯兰扩张的黄金时机也过去了,中原已经重新出现了强盛的中 央政权。伊斯兰的东侵被遏制在西域,以后在中国的穆斯林,也逐渐转向比较温和的逊尼派,喀喇汗朝的人民可以说这一战改变了东方历史。 5"7lWX
e~G u m
      穆斯林圣战者离去或者被埋葬了,但是他们携带的骏马却留在了西域新疆,它们和乌孙“天马”融合,后代就是今日的伊梨古种马。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51宋金夏时期的西北民族政权——于阗国及国王李圣天畏兀儿黑汗国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于阗国王列表
尉迟乌僧波(梵语名Visa Sambhava,汉语名李圣天,?-966年),912年至966年间任于阗国王,年号同庆
尉迟输罗,又作尉迟苏拉,(梵语名Visa Sura,汉语名李从德,?-977年),尉迟乌僧波之子。966年至977年间任于阗国王,年号天尊。于970年前不久,李从德率军进占黑汗王朝都城疏勒地区的数座城池,取得大胜,战利品中除妇孺金帛外,还有大象[1]971年宋太祖开宝四年),于阗国吉祥奉国书来,自言破疏勒国得舞象[2]
尉迟达磨,(梵语名Visa Dharma,?-985年),尉迟输罗之子。977年至985年间任于阗国王,年号中兴
尉迟僧伽罗摩,(梵语名Visa Sangrāma,?-999年),尉迟达磨之子。985年至999年间任于阗国王,年号天兴

畏兀儿(Uihur)是元代对高昌回鹘国的称呼,实是来自突厥语 Uighur 的音译。学界习惯称呼为“高昌回鹘”,日本学者惯称之为西州回鹘,即现在的维吾尔族代有多种译法:畏兀儿、畏吾儿、伟兀、伟吾而、卫吾、委兀、外五、瑰古、乌鹆、畏午儿等。代称高昌回鹘。他们是联族,意思是联盟,祖先是由乌揭人与丁零人组成,即唐朝的回纥人。
 高昌回鹘的历史
回鹘人在蒙古草原取代突厥王朝而兴起,到840年被黠戛斯人击破后,他们迁移到高昌城建国,即汉文史籍所称的高昌回鹘。穆斯林史家称为托古兹古兹。他们的国王名为亦都护,即是幸福之主。“亦都护”原来是拔悉密人领袖的名号。

高昌回鹘立国之初,国势大盛(仆固俊部下拓跋怀光斩吐蕃人论恐热),北达阿尔泰山,南越罗布泊,西南至喀什。其重心是在南疆的别失八里高昌。别失八里是夏宫,高昌是冬宫,转向半农牧和商业的生活。先是成为辽朝的属国,后成为西辽的属国,西辽派一位沙黑纳(太师僧少监)监督政事,这位少监不断逼迫畏兀儿,国王巴而术·阿儿忒·的斤在1209年袭杀少监,投降成吉思汗。他因此成为成吉思汗的第五子。畏兀儿是第一个和平并入蒙古的定居国家,对蒙古帝国的架构大有影响,他们是帝国的出色管理者。
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交战,畏兀儿人首当其冲,受到重大破坏。吐鲁番被察合台汗国攻陷,亦都护带着大量部众迁居元朝境内。元末开始,畏兀儿之地渐渐被伊斯兰化的东察合台汗国占领,畏兀儿人慢慢被同化而消失。

九姓与托古兹古兹 

学者们发现八世纪突厥王朝的鲁尼文碑文有 Toquz-oghuz 一词,如《阙特勤碑》南面第二行、《毗伽可汗碑》东面第十二行,学者将此突厥语词汇比对为汉文的“九姓回纥”及伊斯兰的“托古兹古兹”。
然而 Toquz-oghuz 的名号百多年来让学者十分混淆,不知此名从何而来。Toquz 是突厥语“九”,但 oghuz 却是不明其意,现代学者起名为“九姓乌古斯”。 [1] 
1962年,法国学者哈密屯 (James Hamiltion) 指出,这个不明的 oghuz 其实来自 ughus,ughus即“姓氏”,Toquz-ughus 即“九姓”,此正是唐代汉文史籍的正确翻译——回纥人有内九姓与外九姓之分,其纪功碑的汉文名为《九姓回鹘可汗碑》。由于“九”Toquz 与“姓”ughus 连写,前者 -z 将后者的 -s 顺同化了变成 -z,变成了 Toquz-ughuz ~ Toquz-oghuz。就是这种突厥语的音韵学现像令到现代学人数十年来百思不得其解,最终被哈密屯所破解。[2]
所以,“九姓乌古斯”已经被证实是一个历史的错会之译法,该正名为“九姓”,以免混淆了十世纪中亚咸海一带兴起的“乌古斯人”(Oghus ~ ghus)。

波斯文史籍如《世界境域志》、《故事的装饰》等记载的“托古兹古兹”(Toghuzghuz),拥有如“中国城”(波斯语 Chinanj-kath)即“高昌”(突厥语 Qoco)、“五城”(波斯语Penj-kath)即“别失八里”(突厥语 Besh-baliq=五城),如“哈密”(波斯语 Qomul)跟突厥——蒙古语一样(元朝及明初将哈密译为“哈密力”、“哈梅里”)等等,其描述的领土只拥有新疆的绿州城市。 [3] 由此可见,伊斯兰史籍的“托古兹古兹”并非漠北草原的回鹘王朝,而是指高昌回鹘国。

西州回鹘(高昌回鹘

甘 州回鹘是9世纪晚期至1028年间由河西地区的回鹘人以甘州为中心建立的民族政权。甘州回鹘人于9世纪40年代迁入河西走廊时,先归吐蕃所属,转而又受到 归义军政权的统治。9世纪晚期,甘州回鹘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终于摆脱了归义军政权的统治,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51宋金夏时期的西北民族政权——于阗国及国王李圣天畏兀儿黑汗国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甘州回鹘人
甘 州回鹘是9世纪晚期至1028年间由河西地区的回鹘人以甘州为中心建立的民族政权。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分裂的时期。先是五代十国的对峙, 继之又是辽、宋、西夏的争锋。中原如此,西北地区亦是如此,各藩镇、各民族,乃至各州县都自有政权,俨然独立王国,互不统属。
甘州回鹘-基本简介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51宋金夏时期的西北民族政权——于阗国及国王李圣天畏兀儿黑汗国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甘州回鹘服装展示

根据新旧《唐书》的记载,回鹘早就在河西有所活动。早在唐太宗贞观六年(632)就有回鹘别部——契苾部六千余家在契苾何力的率领下来到沙州,被唐朝安置在甘、凉二州。
甘州回鹘人于9世纪40年代迁入河西走廊时,先归吐蕃所属,转而又受到归义军政权的统治。9世纪晚期,甘州回鹘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终于摆脱了归义军政权的统治,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
甘州回鹘地峡人少,国力不足,但所处的位置却正在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四面为各大强势所绕,故自其成立的那天起,就一直面临着生存危机,西面的沙州归义军—金山国政权及来自东北方的西夏为吞并河西走廊,进而控制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一直对甘州回鹘虎视眈眈。故对身处缝中求生存的甘州回鹘来说,如何处理好与周边民族、周边政权的关系,一直是其基本国策的主导宗旨。
甘州回鹘-历史起源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51宋金夏时期的西北民族政权——于阗国及国王李圣天畏兀儿黑汗国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甘州回鹘王子及侍从

唐高宗初,回鹘首领婆闰曾助唐平定突厥叛乱,立有战功,唐由此而于总章元年(668)迁其有功部落于甘州。武则天时,东突厥复国,进攻漠北回鹘的根据地乌德鞬山,一大批回鹘人遂在其酋长的带领下南奔甘、凉之间,唐取其精骑充赤水军安史之乱爆 发后,吐蕃攫有河西,当地回鹘遂成吐蕃部属。840年以后,更有大批的回鹘人自漠北迁往这里。由今张掖(甘州)北出额济纳河(今黑河)、居延海抵蒙古国翁 金河流域一线,自古以来就是河西地区与漠北交通的要道。回鹘人沿该道从漠北南来自是情理中事。在河西地区,甘州是回鹘人较为集中的聚居区,此外尚有散布在 河西和陇右的诸多部落,见于记载的有贺兰山回鹘、秦州回鹘、凉州回鹘、合罗川回鹘、肃州回鹘和瓜、沙州回鹘等。
 
吐蕃对回鹘的统治为时不长,842年吐蕃王国发生内乱,统治阶级分裂为两派,互相争战。848年,沙州土豪张议潮乘吐蕃内乱之机发动起义,得到各族响应,很快推翻了吐蕃在沙州的统治,接着又出兵攻占了瓜、伊、肃、甘、鄯、河、西、岷、兰、廓十州。唐宣宗置归义军于沙州,以张议潮为节度使。河西回鹘诸部遂归张氏归义军所辖,其后势力逐步壮大。
至 于甘州回鹘何时独立建国,学界则见仁见智,说法不一。有的认为立国时间应在884年以前,也有人认为是在872年,此外还有将立国时间定在884~887 年之间、890年、894年、895~900之间及10世纪初等多种意见。概言之,至迟于10世纪初期,甘州回鹘国已经建立,并经过不断的东征西讨,基本 上控制了河西地区。境内民族除回鹘外,还有汉、吐蕃和党项等。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51宋金夏时期的西北民族政权——于阗国及国王李圣天畏兀儿黑汗国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甘 州回鹘立国之际正是河西地区强势迭起,民族变迁频繁,战乱纷仍的时代。吐蕃之强盛、西夏的崛起、沙州归义军政权的存在,都对甘州回鹘的生存构成极大的威 胁。于是,甘州回鹘便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积极发展与中原地区的关系,与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及辽、宋等都建立了良好的政治经济往来关系,特别 是同中原地区的五代政府和北宋王朝,甥舅相称,贡使往来十分频繁 。1001年 ,甘州回鹘遣使曹万通入宋朝贡,与之建立了反西夏联盟。此后,甘州回鹘屡屡向西夏发难,给西夏以沉重打击,并从其手中夺取了河西重镇凉州,基本上将西夏势力逐出了河西。但此后,西夏势力不断壮大,而回鹘内部却因缺乏统一的集权和割据势力增长而日渐衰退,1028年西夏发动突然袭击,攻克甘州,甘州回鹘灭亡。
甘州回鹘-民族发展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51宋金夏时期的西北民族政权——于阗国及国王李圣天畏兀儿黑汗国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甘州回鹘文化遗产

回鹘(纥)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蒙古高原上,是古代丁零人的后裔。丁零人公元前5世纪游牧在我国最北方的民族,分为东西两支,东支游牧于今天的贝加尔湖以南地带,西支游牧于今天的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之间。匈奴人西迁后,丁零人也逐渐南移。
“回纥”是丁零人中 的一支。回纥部众早期在漠北游牧,到5世纪左右时,迁到了土拉河及天山北部一带游牧。公元6世纪中叶居住在阿尔泰山一带的突厥部崛起,建立了汗国。突厥汗 国最盛时,其疆土广阔“东自辽海以西,至西海万里,南自沙漠以北,至北海,五六千里皆属焉”。这是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形成一个疆域广大 的帝国,其依仗的也是强大的军事力量。由于没有共同的文化、经济基础,一旦军事优势被打破后,就会迅速四分五裂,或者出现另外一个强权人物后也会发生分 裂。
隋朝时,突厥分裂成东西两个大帝国。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派名将李靖统军十万,分六路进攻突厥,唐军生擒东突厥颉利可汗。几年之后,唐军又击败西突厥。后来突厥人利用唐政府忙于和吐蕃之间大战,东山再起,成为一个拥有原东突厥领地的汗国,人们称之为后突厥。后突厥在游掠过程中不断受到中原王朝的打击最后内部四分五裂,分别被唐王朝接管安置。

在反抗突厥的斗争中,回纥人逐渐壮大,形成了以回纥为中心的部落联盟,主要由九个部落组成,史称九姓回纥。他们分别是:回纥、仆固浑、拔野古、同罗思结、拔悉蜜、葛逻禄、药罗葛等九个部落。回纥部的首领则世袭产生于“九姓”中的“可汗姓”,即“药罗葛氏”。
回 纥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唐王朝和突厥人之间微妙的关系。他们先后帮助唐军攻突厥、伐朝鲜、消灭薛延陀。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封回纥首领骨力 裴罗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人攻杀了突厥的最后一任可汗白眉可汗后,建立了东起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之间的大汗国。回纥和唐王朝自始至终有着良好的友谊,帮 助唐王朝平定了安史之乱,收复长安和洛阳。虽然回纥兵在帮助唐王朝的同时,也对他们所经过的农业地区进行了大肆抢掠。尤其是收复东京、洛阳后,回纥兵“入 府库收财帛,于市井村坊剽掠三日”,甚至还纵火焚烧寺院,死亡达万人。但在总体上唐王朝和回纥保持了好的关系。

据记载,在唐肃宗到唐宪宗的五十年间,唐王朝有7位公主嫁回纥可汗,而回纥可汗也给唐王朝进贡了宝马、貂裘等珍品。唐贞元四年(788年)回纥自请改为回鹘,主要是取“捷鸷犹鹘”之意。鹘是一种鸟类,主要是指隼科,人们常常把游隼称之为鹘,把燕鹘称之为土鹘杜甫曾有诗云“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51宋金夏时期的西北民族政权——于阗国及国王李圣天畏兀儿黑汗国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甘州回鹘文字

到 宋代,生活在今陕西、甘肃、宁夏三省交界处的党项人崛起,由于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重要,党项人多次发动夺取武威、张掖的战争。甘州回鹘和凉州的吐蕃六谷部 结成联盟共同抵抗,而西夏则与辽国互为倚仗,双方多次发生大战。在党项人的进攻面前,西凉府知府丁惟清战死,甘州回鹘和吐蕃六谷部多次获胜。但是就在甘州 回鹘两次取得对西夏大胜的同时,辽国却两次派兵袭击甘州回鹘。宋真宗大 中祥符三年(1010年),辽国西北招讨使萧图玉攻破肃州,给甘州回鹘以极大的打击。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辽军围困甘州达4个月之久,但未能攻破 城池,最后只好撤围而去。谁知李元昊却趁机袭击,甘州回鹘力不能抵,城破,甘州回鹘大部分逃往葱岭以西,一小部则归附了宋朝,还有些人被党项所俘虏。另一 部退向西南,同原先驻牧于沙州、瓜州的回鹘人汇合,退守瓜、沙以西以南的地方。这时,他们还拥有相当强大的势力,迫使西夏政府不得不派一支三万人的常备军 驻守瓜、沙二州。这些回鹘部众被人们称之为黄头回鹘,为何把他们称之为“黄头回鹘”呢?人们有过多种解释,有人认为,他们的头发是黄色,也有人认为他们喜 欢用黄色,其实,黄头是指这些回鹘是回鹘人中的皇族,故而被称之为黄头回鹘。元代被称之为“萨里畏吾”,明代称之为“撒里畏兀儿”。“撒里畏吾”是突厥 语,撒里是黄的意思,畏吾则是回鹘的转音。
明 政府在撒里畏吾人生活的地区,先后设立了安定卫、曲先卫等七个卫所,这就是明史中所说的关西七卫。到明代“土木堡战役”后,吐鲁番察哈台后王,开始争夺丝 绸之路上的哈密,软弱的明王朝只好把哈密卫内迁到安西、玉门之间,不久关西七卫中的其他诸卫也开始陆续内迁,被安置在肃州、甘州的南山中,回鹘部众定居祁 连山以后,逐渐形成今日我们在裕固族中看到的生活习俗。
清 代,清廷将他们的居住地区划分为“七族”,封其首领为“七族黄番总管”,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近代以来,裕固族人民深受封建势力压迫,民族日益衰落, 到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只剩三千多人。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解放了河西走廊,裕固族人民翻身当家做了主人。1953年经协商取与“尧呼 尔”音相近的“裕固”(兼取汉语“富裕巩固”之意)为统一族名。
甘州回鹘-与中原王朝的贡使关系
     
在 甘州回鹘政权存在的一个多世纪间,与中原王朝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除派遣使者朝贡,并接受其册封和回赠外,同时还以“朝贡”的名义和方式进 行贸易活动。史载:“当五代之际,有居甘州、西州者尝见中国,而甘州回鹘数至,犹呼中国为舅,中国答以诏书,亦呼为甥。”
回鹘西迁河西后,由于力量大衰,故而与唐王朝的联系要比漠北时代少得多。天复二年(902)唐昭宗被劫往凤翔,“灵州节度使韩逊,表回鹘请率兵赴难。”[2] 但未得到允许。天祐二年(907),唐朝被后梁(907~923)所取代。其后不久,回鹘便与之建立了联系。史书中关于中原王朝与甘州回鹘贡使关系的记载极详,同时敦煌文书中亦有相关的记述。
从上文罗列的史实看,甘州回鹘与中原王朝的贡使关系大致可概括为三种情况:
首 先为政治性的。一方面,甘州回鹘新建牙于甘州,作为一个远道而来的入足者,要在别人的地盘上硬占去一片领地,并要获得周边政权的认可,特别是以汉人为主的 沙州政权的认可,首先要得到中原王朝的承认和支持,因此请求中原王朝予以册封就是最有效的办法;另一方面,一些迹象表明,其与中原王朝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 着军事联盟关系,这对甘州回鹘应对沙州与西夏有极为有利的。
其次是商业性的,中原王朝需要来自甘州回鹘或通过甘州回鹘输入的马匹、医药、香料、宝玉等,而甘州回鹘对来自中原的丝绸、服饰、金银器皿等则抱有渴望。经济上的互通有无,使双方都受益良多,尤其是回鹘的战马,对加强北宋的军事力量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们见到的更多情况往往是其政治性与经济性双重目的之共存,即以甘州为建牙地与控制丝路的交通与贸易之双重目的共存,寻求中原王朝的承认及支持与加强朝贡贸易并求得最大经济利益(如劣马贸易)之双重目的共存。
历任可汗
次序 回鹘尊号 中国赐号 名字 在位时间
1 乌母主可汗 (Ormuzd) 英义可汗 药罗葛仁美 ?—924年
2
顺化可汗(后唐封)
奉化可汗(后晋封)
药罗葛狄银 (Tigin)
药罗葛阿咄欲
药罗葛仁裕
924年959年
3

景琼 959年977年?
4

夜落纥·密礼遏
(Yaghlaqar Bilga)
980年998年?
5

禄胜 998年?—1003年?
6
忠顺保德可汗 (Yaghlaqar=药罗葛=夜落纥=夜落隔) 1003年?—1016年
7
怀甯顺化可汗 夜落隔·归化 1016年1023年
8
宝国可汗
归忠保顺可汗 (北宋封)
夜落隔·通顺 1023年1028年
9

伊噜格勒·雅苏
(Yaghlaqar=伊噜格勒=夜落隔)
1028年1036年
国亡,被西夏李元昊吞并。
龟兹回鹘,或称西州龟兹,又称龟兹回鹘。9世纪回鹘分裂后,迁居龟兹的回鹘人所建。国主自称师子王,身穿黄衣,头戴宝冠,与宰相九人共治国事。国城有市井无钱币,以花蕊布来交易。特产有米麦瓜果。西至大食国要走六十日,东至夏州要走九十日。
宋朝咸平四年(1001年)、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六年、天禧元年(1017年)、四年、天圣二年(1024年)、七年、九年、景祐四年、熙宁四年、五年、绍圣三年,龟兹前后遣使向宋朝朝贡十二次。景祐四年(1037年),宋仁宗赐以佛经一藏。熙宁四年(1071年),使者为李延庆、曹福。五年(1072年),使者为卢大明、笃都。绍圣三年(1096年),使者为大首领阿连撒罗等三人,以表章及玉佛至洮西。熙河经略使以其通使稀少,请宋哲宗皇令在熙、秦二州买卖。11世纪末,被高昌回鹘吞并。
葛逻禄,乃中亚古代游牧民族元朝称“哈剌鲁”,有“雪”、“雪山”或第一次下雪寄戏弄信使朋友招宴的意思。该族可分三姓,分别是“谋落”(或作谋剌)、“炽俟”(或作婆匐)与“踏实力”,之后与西迁的回纥15部组成。文献中常称为三姓葛逻禄,曾经与回纥攻灭西突厥
最早游牧于额尔齐斯河上游与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塔尔巴哈台之西。该族曾协助突厥,但怛罗斯之战中背叛,造成军惨败。后来几乎领有全部西突厥的版图。回纥建国后,成为回纥汗国的客部,分左右二厢,左厢从回纥,右厢自立叶护,半独立。
历史
葛逻禄,最初是在北庭一带游牧。后来迁入伊犁河,在费尔干纳谷地以东。汗国有三个城市,分别是“叶密立”(即现在的额敏县)、“海押立”、“阿力麻里”。有一部分是在阿富汗的巴尔赫,吐火罗,伽色尼一带游牧,后成为普什图人吉尔查伊人
《世界境域志》提出,葛逻禄人控制了一个名为温宿的中国城市,即是乌什。有两个政权,一个名为阿儿斯兰汗,占有“叶密立”与“海押立”,西辽派一名少监管理。后来马木笃汗投降忽必来
另一个政权在阿力麻里,由一名强盗不扎儿统治,名为“脱黑鲁儿汗”。他后来投降蒙古,报告屈出律动静。后来在一次狩猎中,被屈出律的士兵捉到,之后被杀。后被吸收入察合台汗国
哈萨克汗国中帐的阿尔根部落是葛逻禄的谋落的后裔,也是组成回回人的部分。
成吉思汗六年(1211年),葛逻禄的阿尔斯兰汗阿力麻里不札儿降蒙古,成吉思汗以公主妻之。有些葛逻禄加入了瓦刺。 有些成为乌兹别克族维吾尔
九姓乌护是存在于古代五代时期,中国西北部的回鹘部落。乌护(Oguz)被认为是铁勒诸部之一,大致在伊犁河流域。
样磨是存在于古代五代时期(与悦般有关),中国西北部的回鹘部落。公驼是样磨部落的图腾,同时该部占有喀什与纳伦河。在回鹘西迁后,占据了疏勒故地,后来成为黑汗王朝的一部分。疏勒至今成为维吾尔族的聚居区。
仲云国,是存在于古代五代时期,中国西北部的部落。在回鹘西迁后,仲云国占据了鄯善若羌故地,后晋高居诲的《于阗记》有相关记载:“东南十里三危山 ,云三苗之所窜也。其西渡都乡河曰阳关,沙州西曰仲云族,其牙帐居胡卢磧……匡鄴等西行入仲云界,至大屯城。仲云遣宰相四人、都督三十七人,候晋使者,匡鄴等以詔书慰諭之,皆东向拜。”后来成为西州回鹘的一部分。亦都护
突厥语“亦都” (iduq) 意为神圣。突厥语“护”(qut) 也译作“骨”,意为福气。
亦都护 (iduq-qut) 最早见到735年所立的突厥鲁尼文毗伽可汗碑》。碑文东面第25行写着“拔悉密 (Basmil) 亦都护是我的族人”。拔悉密人是一个突厥语部落,却并非回鹘九姓的部落。后来回鹘人兴起,袭破拔悉密人。或许此后回鹘君主就已有“亦都护”的称号。
然而要迟到回鹘人在840年后迁居高昌、建立高昌回鹘国之后,才看到回鹘君主使用“亦都护”称号的记载。也有可能是回鹘人迁居高昌后才使用此称号。 

喀喇汗
黑汗哈卡尼耶王汗王朝
黑汗王朝起源于回鹘。  

     公元840(唐开成五年),回鹘从漠北分四支外迁,除一支南下,其他三支西迁,其中最大的一支在汗族成员庞特勤和相馺职的率领下西奔葛逻禄(今阿尔泰山以 西地区)。这支西迁回鹘,经过近百余年的时间,在五代十国末期,建牙帐于巴拉沙衮(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东),称之为喀喇斡尔朵。这个王朝,国外史学家 有的称为阿弗拉西亚勃王朝,有的称为伊利克汗王朝;中国史学家有的称为黑汗王朝,有的称为黑韩王朝;现在史学界通称之为喀喇汗王朝。  

     喀喇汗王朝在七河地区巩固住地位以后,迅速把领域扩大到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地区。根据喀喇汗王朝史学家阿布杜·加费尔在公元11世纪写成的《喀什噶尔 史》(此书已佚,只有一些片断保存在杰马尔·卡尔希于14世纪写成的《苏拉赫词典补编》中)所记载的传说,喀喇汗王朝创建者的称号为“毗伽阙·卡迪尔 汗”。  

     喀喇汗王朝的政治体制是阿尔泰语系各民族古老的习惯法“双王制”,即汗国分为两部分,由汗族中最长者任大可汗,次长者任副可汗,分别统治汗国的一部分。汗 位的继承,是传长制,不是嫡承制。大可汗称为阿尔斯兰(突厥语意为“狮子”)喀喇(意为“伟大”、“最高”)可汗,驻巴拉沙衮,以后随着王朝统治民族定居 农业文化的发展,多驻喀什噶尔。所以喀什噶尔又称为“斡耳朵坎特”(意为“汗城”)。副可汗称博格拉(意为“公驼”)喀喇可汗,初驻怛逻斯(今哈萨克斯坦 的江布尔),中迁喀什噶尔,后又迁回怛逻斯。  

     喀喇汗王朝是历史上第一个接受伊斯兰教的突厥语民族的王朝。据史料记载,10世纪前期,驻喀什噶尔的博格拉汗萨图克正式接受伊斯兰教。他的儿子阿尔斯兰汗 穆萨·阿布杜·克里木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推行到全境。公元960年(宋建隆元年、辽应历十年),有20万帐游牧民皈依了伊斯兰教。  

     992年(宋淳化三年,辽统和十年),博格拉汗哈桑(哈龙)率军占领萨曼王朝的首都蒲华(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因染病撤兵,死于返回的途中。999 年(宋咸平二年,辽统和十七年)阿尔斯兰伊利克(意为“狮子王”)纳赛尔再度出兵,几乎完全没有遇到什么抵抗,长驱直入蒲华,灭掉萨曼王朝,河中地区被纳 入喀喇汗王朝的版图。11世纪初,卡迪尔汗玉素甫攻下于阗(今新疆和田南),灭掉于阗李氏王朝,结束了长达30多年的所谓“圣战”,把喀喇汗王朝的东部疆 界扩大到约昌城(今且末南)以东(今若羌境内)。11世纪前期,喀喇汗王朝在政治上和军事上达到鼎盛时期。  

     1140年(西辽康国七年),喀喇汗王朝在河中地区的统治者布里特勤伊卜拉欣脱离东部大可汗的统治而独立,自称桃花石(意为“中国”)·博格拉汗。从此, 统一的汗国分裂为东、西两个汗国。东部汗国为哈桑支系统治,首府仍是巴拉沙衮和喀什噶尔。西部为阿里支系统治,首府最初是乌兹根(今吉尔吉斯斯坦的乌支 根),不久迁往萨末鞬(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后来,西部汗国的汗位也转到哈桑支系手中。  

     黑汗王朝的传说开国者是萨土克·卜格拉(公驼)汗之祖阙毗伽·卡迪尔汗(或作毗伽阙·卡迪尔汗)。建国之初,这个汗国有如突厥汗国,也是一个相当松散的多 民族部落联合。在草原游牧帝国的“双汗制”传统影响下,大汗之侧有副汗,汗号往往带氏族图腾如公驼、狮子(阿厮兰)等名,信奉伊斯兰教后,称号之下再加阿 拉伯名字和称号。正、副汗之下有若干小汗,小汗之下由王公贵族组成封建等级阶梯,分治各地。汗国一开始就具有分裂趋势。大汗直接统治东部,汗廷在八剌沙衮 (今吉尔吉斯托克马克东),副汗治怛逻斯(今哈萨克的江布尔)和疏勒。汗族成员共治汗国各地。萨土克·卜格拉(公驼)汗·阿卜都·卡里姆卒于955年。他 一生最重要的事迹,是在西部突厥各族人民与穆斯林世界频繁交往二百五十余年的基础上,首先皈依伊斯兰教。子木萨继位,突厥二十万帐接受了伊斯兰教,于是黑 汗王朝便成为中国境内第一个接受伊斯兰教的突厥语民族建立的王朝。  
萨土克·卜格拉汗之孙哈仑出征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河中地区的萨曼王朝(819~999),992年攻陷其都城布哈拉,999年,他联合今阿富汗境 内的另一突厥王朝——哥疾宁王朝(亦译伽色尼王朝,977~1186)的君主马合木共灭萨曼王朝,从此黑汗王朝奄有阿姆河以北中亚地区。大约自1041年 起,黑汗王朝正式分裂为二,西汗为阿里后裔,通称阿里系,领有河中地区及费尔干纳西部,以布哈拉为都城;东汗为哈仑(哈散)·卜格拉汗后裔,通称哈仑或哈 散系,领有怛逻斯、白水城、石城(今塔什干)、费尔干纳东部、七河流域和喀什噶尔,以八剌沙衮为政治、军事都城,以疏勒为宗教、文化中心。两汗国互相攻 伐,并引外部势力为助;同时,东、西两汗国内部也内讧不已。西汗国从11世纪后半期起,已受塞勒术突厥王朝(1038~1194)之挟制,1132年后, 东、西两汗国臣服于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13世纪初,因败于蒙古成吉思汗而投奔西辽的乃蛮王子屈出律篡夺了西辽王位, 1211年,屈出律占喀什噶尔,东汗国亡。翌年,西汗国为花剌子模(约1077~1231)的君主摩诃末所灭。  

     与宋朝不断交往的是东汗国。东汗国从疏勒向东发展,劲敌是于阗,于阗王尉迟输罗(即李从德)于970年前不久,曾率军进占疏勒地区的数座城池,取得大胜, 战利品中除妇孺金帛外,还有大象(敦煌出土文书伯希和编号5538写卷于阗文《尉迟输罗致舅沙州大王曹元忠书》)。于阗佛教王国覆灭之前,这次远征黑汗王 朝都城疏勒获胜的记载,证实了《宋史》卷四百九十《于阗传》的史文。971年(宋太祖开宝四年),于阗国僧吉祥奉国书来宋,自言破疏勒国得舞象。1004 年后不久,于阗为东汗国所灭。1009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黑韩王自于阗遣回鹘罗厮温聘问宋朝。1063年(宋仁宗嘉佑八年),遣使罗撒温,请求给 予其国王以黑韩王的称号;1081年(宋神宗元丰四年),遣部领阿辛致书。直至宋徽宗晚期,黑汗王朝与北宋仍往来不绝。与此同时,黑汗王朝当与契丹也有往 来,唯史料记载不甚明确。现存许多材料反映,黑汗王朝虽然是操突厥语的民族建立的第一个穆斯林王朝,但力图保存东方王朝的特色,特别是强调与中原的传统联 系。在诸大汗称号中,在诸汗铸造的钱币上,经常有“桃花石·卜格拉汗”、“秦之王”、“秦与东方之王”等称号。桃花石和秦都是中亚地区对中国的称呼。喀什 噶尔人马合木的《突厥语辞典》以及中世纪阿拉伯、波斯文献有多处记载,明确地把黑汗王朝东部疏勒所在的喀什噶尔地区与宋(摩秦)、契丹并列,认为中国是由 此三部组成。        

     喀喇汗王朝实行分封制(“伊克塔”制),这导致了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汗位、王位和封地而经常发生内讧和混战,使国力日趋衰弱。1089年(宋元佑四年、辽 大安五年)塞尔柱王朝攻下蒲华,西部喀喇汗王朝从此在政治上成为塞尔柱王朝的附庸;东部喀喇汗王朝在1130年(西辽耶律大石称帝前一年),也曾一度表示 臣服于塞尔柱王朝。1134年(西辽康国元年),东部喀喇汗王朝大可汗伊卜拉欣同葛逻禄首领和康里首领不和,发生冲突,请求西辽王朝出兵支援。西辽趁机占 领巴拉沙衮,作为自己的都城,把东部喀喇汗王朝降为附庸,从此东部喀喇汗王朝的辖地只有喀什噶尔与和田地区。1137年西辽在和毡(今塔吉克斯坦的霍占) 击溃西部喀喇汗王朝的军队。1141年九月九日,塞尔柱王朝与西辽王朝在卡特万草原(萨末鞬以北)上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会战。西辽以少胜多,塞尔柱王朝惨 败,结果退出了河中地区,西部喀喇汗王朝改换宗主,仍以附庸形式保存下来。后来乃蛮部酋长屈出律篡夺了西辽王朝的统治权,放还东部喀喇汗王朝统治者穆罕默 德。1211年(蒙古成吉思汗六年,西辽天禧三十四年)喀什噶尔的贵族暴动,杀死了这个末代可汗,东部喀喇汗王朝灭亡。次年,即1212年(蒙古成吉思汗 七年),花剌子模沙摩诃末出兵占领萨末鞬,处死西部喀喇汗王朝统治者苏丹奥斯曼,西部喀喇汗王朝也灭亡,河中地区成为花剌子模的疆域。

    喀喇汗王朝时是中亚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回鹘以及一些其他的游牧部落开始并完成了由游牧生活向定居农业生活的过渡;随着这一过程 的完成,封建制度在中亚农业地区得到普遍确立。喀喇汗王朝采取一些促进措施,使封建经济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社制的残余受到有力的冲击,原来氏族贵族 的“迪杭”土地所有制为“米尔克”土地所有制(即土地私有制)所代替。这在当时是一种社会进步。喀喇汗王朝的赋税和徭役较其前其后的王朝都要轻些,在一定 程度上减轻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因此,在喀喇汗王朝时期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特别是手工业和商业空前的繁荣昌盛。随着工商业的 发展,不仅城市的规模扩大,而且一批新的城市建立起来,尤其在七河地区。建筑业有了巨大的进步,在蒲华、萨末鞬、喀什噶尔等城兴建了一批宏伟壮丽的建筑 物,其中一些至今尚完好存在,显示了喀喇汗王朝当年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 

     http://www.coins-world.com.cn/images/product/201091310314073.jpg


         黑汗国钱币

     在喀喇汗王朝时期,由于大批突厥语的游牧民转入定居,加快了中亚土著民族突厥化的进程;同时由于喀喇汗王朝定伊斯兰教为国教,广大居民在宗教、习尚上也伊 斯兰化。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在这种民族相互异化和融合的过程中,科学文化也获得巨大的发展,一种新的文化,伊斯兰—突厥文化形成。这种文化的核心是 作为王朝统治民族的、具有古老文化传统的、深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回鹘文化。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回鹘学者和诗人,他们写下了一些不朽的著作,如马赫穆 德·喀什噶里和他的百科全书式的语言学巨著《突厥语大词典》,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和他的劝诫性长诗《福乐智慧》。它们不仅是重要的语言学著作和哲学—伦 理学著作,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且是研究喀喇汗王朝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制度、道德观念、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科学的珍贵资料。它们是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世界文 化的瑰宝。它们为今天绚丽多姿的维吾尔文化和突厥语各民族的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喀喇汗王朝统治者自称“桃花石汗”或“东方与中国之王”,喀喇汗王朝同当时中国的其他几个皇朝都有密切的外交、贸易关系。《宋史·回鹘传》说:“先是,唐 朝继以公主下嫁,故回鹘世称中朝为舅,中朝每赐答诏,亦曰外甥。五代之后皆因之。”喀喇汗王朝可汗称宋朝皇帝为“汉家阿舅大官家”(《宋史·于阗传》)。 根据《宋会要辑稿》记载材料,喀喇汗王朝向宋朝派出的使团前后有50多次,他们受到宋朝的礼遇。这些使团实际上多是商队,运往宋朝的货物以乳香为大宗,运 回的主要是丝织品、衣服、金银器皿和茶叶。《福乐智慧》写道:“要是〔从〕中国来的商队砍倒自己的旗子,千万种珍宝从何而来?”喀喇汗王朝与辽朝相互聘问 相当频繁,并结为姻亲,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贸易往来不断,每当春天,“大地铺上绿毯,契丹商队运来了中国的商品”。喀喇汗王朝同高昌回鹘汗国和西夏是 近邻,也应有更多的交往,但史籍所留下的记载较少。

元朝回鹘亦都护
由于察合台汗都哇的进攻,高昌被攻陷,回鹘亦都护内迁到甘肃永昌
回鹘亦都护迁居甘肃后,高昌当地另立亦都护,受察合台汗国统治。
 

Monday, May 16, 2011

山口

疼痛遍佈全身,特別是一個人的時候,語言慘白的沒有辦法舒展,一切像一場夢,睡在蓮花的中央,一瓢水,打濕靈魂,灌入心底。

雲很好看蕩來蕩去在藍色的空,其實天也偶爾下著雨,一團陰鬱才是最美的。河溝里的水散著汗水的氣味,像是被周邊的人洗了千邊,老舊的屋子被新的木頭變得和整個村子有點疏離,像是外鄉人的新潮和老舊的古廟那樣。貓叫春,狗挑戰人類的聲響玩具,提醒我人間還有其他動物,不止有人類,不止只有傷和斷了的句子。

你說話,你不說話,你抽煙,你不抽煙,睡覺或者醒著,在走路或者一直坐著,這一切像是電影,我看著大屏幕,孩子一樣好奇和興奮。不完整了,他說的,就這樣了,你說的。我走過四月,來不到春天,直接進去夏季。

我等待在塞納河邊,夢境還是沒有醒,雪山白白高高,那麼近又那麼遠,望著河水我以為自己其實已經走過湖邊,進去湖的心裡。